条码的由来
据说条码技术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Westinghouse实验室里,发明家约翰·克芒德希望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对邮政单据的自动分检。
约翰·克芒德的想法是像今天的邮政编码一样,通过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来表示收信人地址。其设计方案非常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并以次类推。约翰·克芒德还为此发明了由基本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的扫描器,测定反射信号的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译码器。
约翰·克芒德的扫描器利用当时新发明的光电池来收集反射光。“空”反射回来的是强信号,“条”反射回来的是弱信号。与当今高速度的电子器件应用不同的是,他利用磁性线圈来测定“条”和“空”。约翰·克芒德用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在接收到“空”的信号的时候吸引一个开关,在接收到“条”的信号的时候,释放开关并接通电路。因此,最早的条码阅读器噪音很大。开关由一系列的继电器控制,“开”和“关”由打印在信封上“条”的数量决定,通过识别条码符号,实现直接对信件进行分检。
然而这只是一个传闻,并没有史料考据,直到1949年,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全方位条形码符号的记载。那时,美国已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获得专利。该条码很像微型射箭靶,被称作“公牛眼”代码。但由于当时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这种“公牛眼”条码未能成为此后世界上通用的商品条码。
1959年美国又出现了可以描述数字0-9,每个数字由七段平行条组成的条码。这种条码不仅机器难以识读,人们读起来也不方便,但却促进了后来条码的发展。不久,条码标识开始应用于有轨电车和铁路系统,为条码技术的早期应用奠定了基础。1966年,条码技术开始应用于商业领域。1974年,美国克罗格连锁超市的辛辛那提分店第一次使用条码销售商品,实现了零售结算的自动化,更带来了传统零售业的巨大变革,标志着条码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科技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条码从最初仅作为商品“身份证”解决商品的身份识别和零售POS结算,逐渐发展为用于物流、仓储、生产制造、贸易交易方、位置等的编码标识管理。随着条码标识体系不断完善,条码符号从最初仅用于零售的UPC条码,发展到可用于非零售渠道销售、储存或运输的ITF14条码,并逐渐发展到能够承载生产日期、批号、位置等更多附加信息的UCC/EAN-128条码、二维条码、RFID电子标签等,其数据载体也不断丰富。
当前,条码技术作为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在商业、生产、物流、交通、邮政、军工、金融等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更是在食品安全追溯、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移动商务等重点领域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
条码知识问答
2.如何办理商品条码?咨询热线:0871-65178921 13888395921 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