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为创新“保驾护航”
上海打造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奏出最强音。昨天,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沪开幕,上海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上海知识产权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起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何看重上海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组织系统中的16个专门机构之一,管理着全球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各项工作。此次国际论坛,WIPO总干事、副总干事、亚太局局长等悉数到场,足以彰显对此次合作的重视。
WIPO为何对上海如此看重?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秘书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告诉记者,上海的背后,是逐渐壮大的中国市场。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会上指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商标申请量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在所有的专利申请中,中国占全世界专利申请量的25%以上。今年前4个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13%,接受PCT国际专利申请同比增14%,向美洲、日韩等提交的专利增32.6%,增长数据令人惊喜。
“可以说,在过去十年中,世界经济重心和科技重心都在往东方转移,其中中国的崛起是重要因素。”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直言。在此形势下,WIPO谋划亚太地区未来布局时对上海青眼有加,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据吕国强介绍,此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包含了司法合作、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等方方面面,此番合作有利于中国更多地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活动,也增加了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中的“话语权”。
创新热催生知识产权保护“升温”
与WIPO的合作,对上海市来说,也是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吕国强表示,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背后,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是不可或缺的支撑。
弗朗西斯·高锐十分赞同吕国强的话,他观察了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发展,发现他们都将创新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而愈强调创新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需求愈大。以创新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需求。“生产一部电影可能需要1亿美元左右的成本,而假冒者只需花几秒钟就能完成复制,如何在政策方面保护这些创新的数字作品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弗朗西斯·高锐说。
WIPO地区顾问、奥黛丽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奥黛丽·叶表示,如今,知识产权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可进行市场化的工具,这打破了从技术变为产品最后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模式,而被视为企业资产的一种,比如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很少,却拥有大量的商标、专利、版权,据统计,知识产权的授权市场将在2015年超过5000亿美元。她指出,当中国企业以创新为导向时,必须适应这种发展战略。
打造亚太知识产权中心需苦练“内功”
除了上海今年明确提出要打造亚太知识产权中心,新加坡也紧随其后表示要发展亚洲知识产权中心,中国香港也表示要建成亚太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吕国强说,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对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建设至关重要。律师出身的弗朗西斯·高锐对上海高等法院赞不绝口,惊叹上海知识产权法官的水平之高、上海知识产权法庭质量之好,而这些优质资源组成的上海市知识产权法院将于年内挂牌,“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最重要的是司法保护。”吕国强表示。
在体制机制上,全国第一个独立的、具有完整管理职能的知识产权局在上海自贸区诞生,改变了30年来专利、商标、版权分属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另外一系列知识产权创新探索也在推进之中。浦东不久前也成立了“三合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并受到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