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血泪史”
专利纠纷案件“泛滥”----国内篇
下面让我们通过各省的专利纠纷案件报告数据分析分析什么导致专利“血泪史”: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界的不断膨胀,各大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演越烈。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技术的进步、创新,产品的更新都将影响企业的存亡。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省产品技术的成本,开使通过各种渠道以及不正当的手段窃取别人的新型技术。
2013年1月至12月,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16227件,同比增长79.9%。其中,专利纠纷办案量是5056件,同比增长101.4%;数据显示每年的办案力度逐年的加大。
从上面数据的分析与显示来看,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密集的省市专利案件的发生尤为严重,说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导致专利纠纷的关键,价格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已经不能满足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对产品的创新以及技术的改进成了其发展的基础。
专利案件悲剧的不断发生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对知识产权知识的匮乏,更是对尊重和保护专利的意识的薄弱。同时,知识产权与技术的融合成为一个企业产品评判的标准,企业对此的挑战非常大。而目前我国的企业对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氛围还没有形成。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案例中的产品是如何被打入专利“冷宫”的:
案例一:立项不检索 2500万元科研费付之东流
1997年,四川省某物理研究院下属的环保所准备开发一项环保信技术,前后投入科研经费2500万元,历时4年,研制成功“电晕放电脱硫脱销技术”。此项技术对环境保护起着明显的作用,就在该环保所大力推广使用该项技术并且想申请专利的时候,却发现日本的一家公司早在1998年就该项技术类似的发明已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这一情况是该环境所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通过这一事件,折射出我们国家对专利这块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想要避免这种两难的境地,我国的企业真的要好好重视专利权。在这里小板栗给大家一个建议:很多的专利产品在此项技术研究还没被试验的时候就可以申请一系列的专利保护。这样可以避免上诉案例中的尴尬情形。
专利纠纷案件升级--国际篇
案例2:小米的“专利噩梦”
近日,小米与爱立信的专利案件被闹的沸沸扬扬,相信这给很多企业都敲响了一记警钟。专利已经进入企业的日常,成为整个企业存活的关键。当小米大刀阔步的迈向国际舞台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爱立信给了小米当头一棒,这一棒打的还不轻,而是直接迈向“封杀--禁售”的节奏。为此,一票“米粉”深深受伤害,小米也因此向“米粉”道歉,并承诺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在专利法上,侵权人必须以诚恳的态度回应异议提出人,如过对提出的赔偿价格有异议的可以以书面形式给出合理的还价。
小米的快速发展也不乏遭到许多业内企业的“眼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专利的范围不仅仅包括技术的更新,更有外观的设计,小米接下来会遭到更多同行打着各种“专利侵权号”的控诉。
专利侵权的案子数不胜数,在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之下,不知道各大企业有何感想?是继续放任不管,还是拿起专利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财产呢?说到法律,造成今日的中国专利侵权的悲剧,是不是也有这我国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呢?正是这些不够完善的法律让很多企业钻了空子。